找到相关内容562篇,用时2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明武宗信奉藏传佛教史实考述

    全部拆毁,摒逐法王番僧,礼部也上奏支持周玺的建议,但武宗仍未采纳。  明武宗以前的几位皇帝登基时,朝臣均有类似建言。明朝的大臣们极力反对朝廷重用番僧,而且将佛、道称之为“邪说”、“左道”,以儒家文化的...崇奉之也。承平之后,累朝列圣止是因其年例遣人朝贡。厚加赏赉,答其勤渠,未尝轻辱命使,远涉夷境。”[39]监察御使徐文化、礼部尚书毛纪等从地方凋敝,不堪再加负担为由反对迎活佛之举。而六科给事中叶相、十三...

    才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00868870.html
  • 星云大师与人间佛教全球化发展之研究

    ,特别提出了“佛教文化”,但是并没有探讨“佛教文化”在二十一世纪中可能扮演的角色及影响。因为佛教文化力量强大,却未见全球化的远景。  而顾翊群先生所指的“中国文化”,事实上是狭窄的儒家文化,因为在...宗教的转化或化导工作,这“用”完全是指向现实世间来说的。  中国佛教更具有人间性格,这与文化有关。在传统中国的社会文化脉络中,儒家占著极重要的角色,儒家讲求“人本主义”,而非“神本主义”,所以中国佛教的...

    陆 铿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371869454.html
  • 隋唐佛学思潮泛论

    隋唐佛学思潮泛论  隋唐佛学思潮是我国历史上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它的兴起,不仅展示了佛教在中国化过程中所具有的强烈生命力,而且从特定角度推进了中国儒家之学、道家之学在理论上进入更高境界。正是基于这...的空前繁荣,为文化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当时的儒学、道教以及相关的文学艺术,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一是儒家文化得到了长足发展。唐初李世民任命颜师古订正《五经》文字,称为《五经定本》,颁行全国...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403269606.html
  • 中国现代文学的“因缘”因素:以张爱玲为例

    不仅以佛教思想中一些有益的东西为武器,用来批判封建儒家文化,也不仅试图通过运用佛教净化人的道德的方法、方式,来为完成改造国民性的任务服务;在鲁迅那儿,更具意义的是,他还从佛教中汲取了许多有益的精神养料,...中国现代文学的“因缘”因素:以张爱玲为例  □ 陈绪石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03期   摘要:因缘是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张爱玲等人的因缘写作,一是源于因缘为中国人...

    陈绪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574070084.html
  • 宗教是永恒的

    独尊的学说、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或统治思想。人类将最终综合创新出完美而又丰富多彩的人道主义价值观和理想的思维方式──全面深刻而又各具特色的人道主义体系。今天的所谓儒家文化圈、西方文化带、伊斯兰文化区的...宗教是永恒的  近代以来,西方的激进派及其中国弟子都认为,宗教源于神学迷信。神学迷信是愚昧落后的产物;所以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科学的进步,宗教将逐渐消亡。  科学派的思想大师们认为,现代科学成果和...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70170382.html
  • 韩愈论佛骨表的缘起及其内容分析(2)

    要排佛,首先就须从恢复儒家道德,回归本土文化做起。   .  由上章分析韩愈对佛教之不足事的立论观点,发觉有一项共同的特色,就是他完全依据儒家礼法来衡量及解决问题。首先论动机时所提到,不事佛亦可得寿考的例子,举的是儒家一向推崇的三皇五帝。他的取样虽有些偏颇及传说待考的神话色彩,效果也欠佳[84],但根本上,他就是暗寓行儒教将可求得寿考,所以才会有弃儒奉佛反致年促的推论。   .  其次从文化危机上...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142570616.html
  • 晚清变法思想中的汉学与佛学(下)

    国际法体系中去,因此他强调说「国家主义也者,内之则与地方主义不相容,外之则与世界主义不相容者也。」100他所说的世界主义是儒家的秩序预设,也就是李文森所说的文化主义101。梁面对儒家文化主义与西方...。如梁据夏氏的孔子观说「开出此大一统之局面者,不是儒家,而稳定此大一统之局者,则是儒家」。(《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页244。)梁还据夏氏「未有旧教不裂而新教可由中而蜕者」(...

    杨际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190570762.html
  • 中国佛教理论思想发展史纲

    社会连为一体,并且互相影响。学习佛教,既要知道印度历史的基本常识,也要了解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的常识,特别是中国文化中的道家、道教与儒家文化与佛教一直有紧密地联系,因此要深入了解佛教的教义理论思想,不懂...态度,以周公、孔子为特点的儒家之学主张积极入世,积极参与国家与社会的各种事务,这是“有为”;而佛教与道教则主张远离现实社会,修仙得道或进入涅槃境界,顺其自然,即是“...

    黄夏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83971301.html
  • 中国哲学的流派与分期

    各种设计,他们所共同  承认并以此种共识为基础而发展其本身思想的观点,则在于儒家哲学思  想的特殊之处,即认为透过这些人类自身由内而外不断的功夫修养,便  足以达至儒家理想的社会政治体制与文化理想。 ...的贡献  儒家哲学学派是中国哲学思想中最重要的学派,中华民族的文明,如果  粗略地说,则可以儒家文化作代表。儒家哲学主要在中国政治哲学、及  家庭伦理观念上,是中华文明的主导思想。  二、 道家哲学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85471312.html
  • 学理思考与人生境界——蔡日新先生访谈录(续)

    并与儒、道文化互相融合,乃至最终打成一片的根本原因所在。因为,儒家文化比较注重对于社会伦常之建设;道家(以老庄深具思想深度)文化比较注重人与自然间关系的调摄,从而顺应自然、颐养天年;佛教文化则向人们...ldquo;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乃在于“士”是具有深层次文化修养与深厚而又坚定的内在信念的人,因此,在孔子看来,“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蔡日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4383971421.html